张国亮 官方网站 +收藏:http://zhangguoliang.orgcc.com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花鸟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河南诗词学会理事×
实名认证 VIP会员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张国亮资讯 正文内容
质量 画家艺术生命的底线——从中国画形成的时空维度进行价值判定
2011-10-13    浏览(523)    作者:张国亮    来源:张国亮 官方网站

画家艺术生命的长短、历史地位的高低,都是由其作品质量来决定的。这本应是无可争议的命题,但是,其争议的焦点出在对中国画质量评判的标准上。从中国画历史发展延续中,对其判定看起来有据可循。可实际操作起来往往只能是个人的“意会”,“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特别在世界文化向全球化、中国画向多元化趋势发展的今天,更难确定中国画艺术质量的判定标准,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美术工作者竖起脊梁,共同研究,积极探讨。《美术》杂志帅旗引路,当仁不让,与江苏省画院共同承办了《什么是好画——回望二十世纪中国画发展研讨会》,掀起了新世纪中国艺术质量大讨论的帷幔。我受其命笔,围绕艺术质量这一关键问题,从中国画形成的时空维度探讨中国画质量判定的标准。

中国画形成的时空维度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空间维度是通过作品内容的涵盖和形式的营造,诉诸于受众者的知觉与想象来得以实现。众所周知,一幅作品画面的空间设定,首先确定与作品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的需要采用与之相应的笔墨语言。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依附它特有的工具材料——笔墨,也就是说,画家作画时的灵感由脑至手,由笔到纸,在纸上呈现的笔墨痕迹就是画家感情的物化。无疑笔墨是中国画画种的内核,这既是中国画本体的特性,又是被历史实践验证的结论,并作为中国画判定的标准延续下来。

随着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世界文化艺术不断影响,人们对绘画的需求将呈现出从单调到多元、从统一到深化的发展趋势,中国画也会随之发展变化。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孤立存在的,是靠近、借助、依赖另外事物而存在的。任何事物本体也是靠近、借助、依赖其邻体而存在。若离开外界事物的作用,势必会导致其萎缩、衰老、死亡。由此可以得出,中国画的笔墨发生变化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应该看到,现在的笔墨不等同于古人的笔墨,随着时代的发展,笔墨也应有其新的形式与内涵,我们对笔墨也应有更新的理解,对“气韵生动”也应有更新的体悟。无论笔墨多么重要,与其作品的内容相比,它是从属的,只为所表现的内容服务。除笔墨这一特殊要素之外,还要看到作品的造型、色彩等诸要素在空间维度中所起的作用。

退一步讲,也是客观地讲,笔墨也好,造型、色彩等要素也好,都属技法、技巧,是形而下的东西,这类东西对一个求知欲很强的画家来讲,通过学习和实践,是可以掌握的。从笔墨中虽说可以对画家及其作品分出个子丑寅卯,却看不清其庐山真面目,难以充分体现出画家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艺术造诣。因此,高质量的中国画是建立在笔墨、色彩、造型等技能要素运用的基础上,具有其精神内涵扩展的作品。作品的精神内涵扩展愈大,其价值也就愈高,这应该是判定中国画质量的重要标准。

中国画属于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和客观世界在画家头脑里的反映。画家要从中国画自身的特性和规律出发,运用多彩多姿的艺术表现,给人以美感和愉悦,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文明的熏陶和道德的洗礼,实现心灵的净化和思想的升华。这就是艺术自身的基本规律,从中强调了作品精神内涵的作用。作品的精神内涵,是画家对事物深刻地认识能力和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绘画的核心,它应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指向。“检验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及其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为(主要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主观愿望或动机的标准”(《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三卷第688页)。毛泽东的这段精辟论述虽是对作家而言,实质也对我们画家所讲。作为一个有责任、有良知的画家,要有意识地扩展其作品精神内涵的空间,以全力达到其作品所追求的精神意旨,从而实现这门艺术对社会、对民族、对人民建构文明和弘扬道德之功用。从齐白石《它日相呼》中想起了古人“鸡有五德”、“得食相呼”的美德,从徐悲鸿的《愚公移山》中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挖山不止”的崇高精神,从蒋兆和的《流民图》和丰子恺的《莫言千顷白云好,下有人间万斛愁》中读出了华夏惨痛的历史,还有刘大为的《晚风》、李伯安的《走出巴颜喀拉》、毕建勋的《以身许国图》等时代力作在中国画坛所产生的影响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当下,很多画家重视的绘画的技能技艺,谋求的是急功近利,其作品创作往往是画幅大、画题小,题款意旨媚俗浅陋,更谈不上精神内涵的扩展。这类作品即使笔墨、色彩、造型俱佳,但很难弹奏出时代的最强音,照映出中国画的本真,受众者在艺术享受的同时却得不到内心的震撼和精神的鼓舞。冯远在2001年11月22日《文艺报》上撰文指出:中国当代美术“虽处于繁荣上升阶段,但从整体看,还缺乏从精神内涵到形式语言都产生巨大影响的力作”。从中说明了中国画质量判定的标准,也指明了画家创作发展的方向。因此,从绘画艺术上本体特性所应起的功用上来判定,此类作品理所当然与高质量艺术无缘。

上述从中国画形成的空间维度构成的内容、笔墨、色彩等诸要素出发,重点提出了一幅作品精神内涵这一观点并进行了阐释。这些是在作品本身这个小小的空间(即一定的平面尺寸)运作的。从另一个角度看,任何高质量的中国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都有它的历史因缘和时代功效,并经相当时间量的积累而形成,因此,我们在判定中国画质量时,必须要从时间维度上进一步认识,从中判定出画家及其作品恰如其分的价值和地位。主要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1、鲜明的时代性

中国画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载体,因而他的创作质量不能不受到画家所处时代的制约。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必须对中国画创作的质量、审美观念提出与之相应的要求。作品本体所反映出的时代特征,实际就是画家个体时代审美观念、思维方式、艺术修养的一种化解。

艺术的原始成因告诉我们,艺术的诞生是人类感受社会生活,心理寻求自我表现的产物。任何一个社会中的人,都被社会赋予了一定的角色。我们画家也是如此,由于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其形成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也不同,因而在创作时必须进行角色转换,弄清楚自己身处的文化脉络和时代精神,用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去体察生活,体验情感,抓住时代精神的神韵气脉,用自己的艺术素养与其碰撞,找到精神内涵与艺术语言的契合点,找到个人秉性气质与当今时代的共生性,从而获得艺术精神与思想境界的升华,把握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精神的艺术精品来。

我们评判中国画坛艺术大师也好,评判普通画家也好,在分析其作品质量时,要着重审视画家所处时代和环境在作品中所体现的程度,并依次进行判定,从而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

2、独特的扩展性

扩展性是指画家的作品在传统中国画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中国传统绘画经千百年的思想积淀、技术质化,以形成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表达语言伫立世界艺术之林,但不管多么完美的艺术,都必须要伴随社会发展而发展,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在唯物辩证法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四卷第217页)。所以发展、创新是中国画的生命所在。

谈到创新,是个很复杂的问题,画坛理论界在探讨,画家们也在自觉实践,而其本身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就中国画的创新而言,理应是在传统基础上的扩展,而不仅仅是表面上、形式上的创新,更重要的从思想感情进行突破,有新的内涵、新的意境、新的情愫产生新的风格、新的形式、新的手法。创新途径可以有多种选择,在其程度上肯定要大于传统的中国画,等于或小于就是对中国画发展的扼杀。从这一点看,在判定画家作品质量、历史地位时,不能把焦点死死地盯在“笔墨”上,我们的眼界应拓宽一些,重要的是审视画家作品在继承传统艺术语言基础上所创新的程度和合理性。就中国画来说,齐白石大胆地从民间艺术中撷取了艺术观念和新鲜、活泼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中国笔墨;徐悲鸿从西画造型中,将写实手段的长处与中国彩墨融合,达到了形似与神似的高度统一。二位大师创新的成功经验,揭示出中国画演进中内存的再生性和共生性,做到海纳百川而不浑浊,兼收并蓄而不丧失自我。用哲学语言来说,创新的过程是人们运用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事物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创造过程。所以,画家要把中华民族几千年经久不衰的美学精神同当代人们的审美情感结合起来,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切入点,在扩展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树立独特的艺术个性。这条标准对我们每个画家的作品来说是可比的,也是可操作的。

3、相对的稳定性

作品创作质量的提高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并不是没有一定的稳定性,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作品质量的提高是永恒的,但质量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内也是客观存在的。画家出现创作质量的相对稳定期,与后退或跌落波谷应有本质区别。浩瀚世界,无穷万物,上自日月星辰,下至人禽草木,乃至人的一切活动,无不处在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之中。一个有成就的画家达到艺术成熟期或巅峰时,应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不是昙花一现。这种状态持续过程中的长短,是对画家综合素养的一种检验,我们在判定一个画家历史地位和功绩时,不应只看一两幅作品,而应看画家走向成熟期一段时间内的全部作品,这样才能全面地、公正地、科学地得出相对合理的结论。

需要强调的是,人是绘画这个艺术行为活动的主体,创造高质量的作品,是一个画家驾驭作品空间维度后,在时间维度中穿梭运行的结果。因此,如何把握高质量创作的稳定期不受外界影响而跌落,并积极进取,从一个稳定期进而上升到更高的艺术稳定期,既是画家自身把握的尺度,又是判定高质量作品的重要因素。

刚才,从中国画形成的时空维度分析中国画质量判定的标准。诚然,中国画形成的本质特性决定了中国画评判的标准是因人因时而异的,是流动的、可变的东西。因此,作品的价值自然也不是静止的、绝对的,它是随当时社会人们欣赏水平、个人需求的变化而漂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画家及其作品做出准确、科学、公正的判定,这里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我们评判者个人的“力场”问题。

我这里讲的“力场”,应属物理范畴,把这个词拿来用于意识形态领域说明自己的观点,其意是说:对画家及其作品的评判,构成了一个“场”。在这个“场”内,客观存在着几种力量的抗争,其力的大小、方向、作用虽不同,但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在我们判定一位画家的作品时,评判者与被评者、与社会、与历史之间构成了特殊的矛盾关系,在真理与谬误、公正与虚假、责任与利益之间进行激烈的较量。评判者在“力场”中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中国画这门国粹艺术的健康发展。因此,评判者要自觉树立正确的观念,坚持公正的立场,以求是的态度,坦荡的胸怀,遏制自己的偏狭之心、先见之主、成见之疑、畏惧之感,面对良莠不齐、纷繁杂乱的作品,理直气壮地从中鉴别出好坏优劣,用自己的行为,倡导先进的、文明的、科学的东西,摒弃落后的、粗野的、愚昧的东西。引导画家确定人格坐标,明确审美定位,持恒艺术观念,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和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画精品,堂堂正正、气宇轩昂地走向世界,从中真正体现出一个评判者应有的政治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应有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良知。

在“力场”较量中,如果我们的评判者丧失自己的人格,违背正确的立场,带上一付变色眼镜,搞不负责任的“平等”或以次充好,这种行为,势必挫伤画家创作的积极性,扰乱中国画坛良好的环境,阻碍中国画的健康发展。就当今画坛而言,这种现象不能说没有,客观上讲,他们只是为了得到个人的蝇头小利,其结果使艺术的纯真被破坏,健康的思想被污染,崇高道德被消泯,创新的精神被侵蚀,给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沉重代价。这并非危言耸听,从社会学角度来讲,社会是有机、连续的历史整体,这种无法弥补的损失将在我们日后的生活乃至后代的生活中逐渐显现出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种行为的发展态势,迅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将其铲除和消灭,才能有效地保证中国画发展壮大。

总之,中国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把广大美术工作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肩负着维护中国画发展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诗的名句,是中国画发展的轨迹,同时,也是我们广大美术工作者为之奋斗的轨迹。从这个基点出发,本文对如何判定中国画质量问题谈了几点肤浅的看法,特提出来与同仁们商榷。

标签:艺术生命
我来说两句
0 人参与评论,查看详情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验证码: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_^ 人喜欢

关注TA

给TA留言

扫描二维码进入
手机官方网站